太極拳的性質(引自:涵化太極 9)
作者:歐業超
性質是事或物的自身所以發生其性能的本質。太極拳的所以名為「太極拳」,也正是它那拳術的自身.出自「太極」的性理的轉化.以形成其意識形態與技藝體系而有其性質的。我們且從下列四個層面上來看太極拳的性質。
一、 在人體運動的層面上者:
屬於最溫和而又最激烈的,有運動之益而又無運動之害的運動。論說最溫和與最激烈的運動之間,運動量的等差是兩極化的。然而倘若照太極拳的套拳上的運動標準去運動,卻將兩極化的運動量的矛盾統一起來了。這就牽涉到那運動方式的問題而有其答案了。華步庭正功修煉傳述錄總歌訣裡的頭兩句就是「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功夫」。這不僅括指著身形的姿勢與其腰頂活動狀況,有其整體不可缺少的關聯性,同時不言而諭的在指說樁步、襠胯.身腰、手眼的動作各有其法則,而整體動作形式有其一定的型範。至於那些法則與型範,又著重那人體的運動及其肌體的營作上的物性條件.與心神上的控攝作用,使其動作能以在時間的延長上取得柔而綿綿不斷的運作行進。也正因如此,太極拳的運動有其最溫和的實質.而其運動量的總和,卻相當於最激烈者。又因此種性貿,其運動有運動之益而無運動上的傷害。
二、在體育意義的層面上者:
屬於全生年便化氣貿的修養.以增進生命活力人生快樂的體育。氣貿一語指人的心神能發生其本身性能的本質而言。變化氣質一義,則在指扶植培育其心身的性能,有以發生優異的作用,內對一己心身健康的增益,至於所謂「益壽延年不老春」。而外對世間人事之處理,達至自然盡善的境地。至於這種功效卻須從太極拳約正功正法的修煉中,獲得其自我教育上的自我改造以發現自我與認識自我,而至於有以促成自我意識形態與行為活動,積極的有其深切允當,消極約有其淨化捨棄:所謂「成之者性也,繼之者善也。」的者。
三、在技擊效用的層面上者:
屬於心平氣和的隨機應變,臨危不懼進退有方而化險為夷的手搏。技擊一語指徒手搏鬥的技藝而言。太極拳是一種既極和善而又極凌厲的技擊;和善到不必肆意打人,凌厲到克制暴力襲擊。搏鬥上統一起和善與凌厲之間的矛盾。由於太極拳的修煉上有其變化氣質的作用,在交手上總以優異為歸,而非逞匹夫之勇之所為者。至於用於不得已的自衛,則以使敵無所逞其能為基本法則:所謂涵養神明以化解萬難者。
四、在徵驗人生的層面上者:
徵驗人生屬於太極拳技藝的觸類旁通的作用。太極拳的運動的與體育的性質,對修煉者而言,在於藉以追求其一己心身活動上的根本增益。而其技藝的性質,則在徵驗修煉者修煉上的造詣,以及其實際上偶態的應用。前者足以徵驗小我的人生,而後者也足以啟發徵驗人間世的一切事象。以及其如何對應。此所謂太極拳的藝可通道的法則,卷之不盈一握,放之盈諸宇宙者。太極拳的修煉及於此,可謂其為「全體大用」了。
總之,太極拳的性質,於其本身是一種技藝的。而其對於修煉者卻在啟發修養上的誠心正意以求生命充實快樂的正途:立於天地之間自強不息,至於以之為己則延年益壽供獻人群,以之對人則仁義和平,以之為天下事則無所處而不當。這些性質都是足以影響於仁人志士的增益其心身健康而有以恆毅永世成其大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