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社區大學傳統楊式太極拳的學生
以下是我的練拳心得和問題
心得-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眼學習傳統楊式太極拳已經滿一年了
在經過三期課程的學習,對太極拳的學習心得是:慢"功"出細活!!
還記得邱老師曾提醒同學說練太極拳千萬不能太急
即使是看似簡單的動作,慢慢、細細品味每個姿勢和動作
便可以感受到每個動作的功用
而且這個效果是持續一點一點累積,急不得
這一點相信同學們在盤架子及練習定式時一定特別有感受
也因此太極拳越練越會覺得這門功夫值得現代人以"慢活"的心去體會
個人覺得太極拳給我最明顯的成效是:
有一次和研究所同學一起去爬山,和同是坐辦公室的同學比起來
自己能持續一直爬而不太覺得累,休息恢復的速度也比較快
還有以前每隔一陣子去慢跑個半小時的隔天常常出現爬樓梯時肌肉酸痛,舉步維艱
但現在同樣跑半個小時,結束後並不會有疲累的感覺
反而會有通體舒暢的感覺
而這也是為什麼自己會希望持續參加此課程的原因
期許自己可以一點一滴感受太極拳的功效
問題-
Q1.相較於蹲馬步或是定式,我覺得自己每次在進行"轉腰"的動作時,雙腳很容易發酸?
這正常嗎?該如何提升或改善此現象?
Q2.第一段套拳中"靠"的動作,在側進的同時,左手的動作該怎麼做?是否有什麼作用?
Q3.在練"摟膝拗步"定式的時候,常會覺得後腳的腳踝不容易再往下壓,
會造成身體無法再往下沈,這是不是腳踝不夠鬆造成?該練什麼動作才會改善?
懇請老師指教~
以下是我的練拳心得和問題
心得-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眼學習傳統楊式太極拳已經滿一年了
在經過三期課程的學習,對太極拳的學習心得是:慢"功"出細活!!
還記得邱老師曾提醒同學說練太極拳千萬不能太急
即使是看似簡單的動作,慢慢、細細品味每個姿勢和動作
便可以感受到每個動作的功用
而且這個效果是持續一點一點累積,急不得
這一點相信同學們在盤架子及練習定式時一定特別有感受
也因此太極拳越練越會覺得這門功夫值得現代人以"慢活"的心去體會
個人覺得太極拳給我最明顯的成效是:
有一次和研究所同學一起去爬山,和同是坐辦公室的同學比起來
自己能持續一直爬而不太覺得累,休息恢復的速度也比較快
還有以前每隔一陣子去慢跑個半小時的隔天常常出現爬樓梯時肌肉酸痛,舉步維艱
但現在同樣跑半個小時,結束後並不會有疲累的感覺
反而會有通體舒暢的感覺
而這也是為什麼自己會希望持續參加此課程的原因
期許自己可以一點一滴感受太極拳的功效
問題-
Q1.相較於蹲馬步或是定式,我覺得自己每次在進行"轉腰"的動作時,雙腳很容易發酸?
這正常嗎?該如何提升或改善此現象?
Q2.第一段套拳中"靠"的動作,在側進的同時,左手的動作該怎麼做?是否有什麼作用?
Q3.在練"摟膝拗步"定式的時候,常會覺得後腳的腳踝不容易再往下壓,
會造成身體無法再往下沈,這是不是腳踝不夠鬆造成?該練什麼動作才會改善?
懇請老師指教~
**********************************************************************************************
以目前的醫學報告可以證明,只需要三個月的持續練習,太極拳對於外在的肢體行動、平衡能力,以及內在的腦神經都有相當良好的控制作用。
而在身體器官上面,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問題以及強化免疫系統的功能。
而在各種不同的疾病裏,以控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柏金遜症、帶狀皰疹及緊張性頭痛都有得到改善的證明。
既然知道了太極拳有這麼多的好處,那還等什麼呢?找個適合自己練習的時間、地點以及夥伴,一起為了健康練太極拳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