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武學的形式

 自古以來,太極拳在歷代的發展歷史上,由於有許多大師乃經由其他武術傳承之後才進入太極,或者是因為生活背景傳承不同,造成太極武藝在訓練法上有不同的流程,而且結果也不相同,在學習太極拳時心態的影響也會相當重要,鄙人認為,太極拳原就是一門傳統的武學,本就應該依照學武的形式及心態,才能真正達到益壽延年的期待。
        什麼是練習太極武學的形式,學武的過程乃是將武術動作的身體結構、態勢透過反覆的操作流程,建立身體制約行為,變成身體的習慣,這就是為什麼動作必須做對,而且一次又一次的操作,常有學生說老師我懂了、會了、練熟了好像可以了,事實上是不夠的,記的以前賴世雄老師教我們英文的時候,他曾說讀英文有一次讀到晚上作夢用英文和老外吵架,我也認為要熟到變成身體的自然反應才會開始累積功力,這叫做學武養生,其實所有運動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沒有人說懂拳、會拳、只有練拳這回事,而且沒有捷徑,各位可曾想到,天地自然運行的道理中,有了捷徑就會有後果,這是天公地道的原則,若有人走捷徑勢必在某些地方就會不足,如果把你練強的地方與不足的地方比較,就會出現不平衡,個人認為凡是不平衡就是弊病所在。
         如此一來學武自是辛苦無比,所以歐師常言,不酸,不痛,不抖,不化實為金玉,反觀近來許多自以為是的大師小師,動不動就將傳統是為腐舊,推廣其所謂簡易的太極更尤甚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