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班心得

竹北社大 -- 傳統楊式太極拳 練拳心得
丁小芹 2011.08.03
從2008年9月開始在社大練拳,一轉眼就快3年了,這其中經歷了三個老師,邱老師帶我們入門,從基本功做起,可惜沒有緣跟他繼續學習,記得他曾經說過太極拳是愈練愈累的一種運動,後來在小羅老師的認真教導下,真正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意義,現在做定式的時間可能只能撐到以前的一半時間,像套腿,以前”快快套”,60~80個還可以,現在套30~40就不行了,唉!不知道是體力退步了,還是姿勢有被修正比較正確了? 我想應該是後者才對!
其實上課時我最怕的就是做基本功(定式),因為真的很累很累,特別炎炎夏日時,一個馬步蹲下來就已是汗流浹背,接著還有套腿、斜飛、摟膝拗步、手揮琵琶、…一個小時下來就汗如雨下,雙腿發軟,若老師在旁邊再”加持”一下,更是不得了,所以有時候會偷懶一下,哈!就是遲到一下啦。不過話說回來,透過老師的講解示範,的確能體會到套拳要打的好,基本功一定就要練得紮實。
社大的課在王老師帶的時候為了滿足我們的成就感就已經教完第二段了,小羅老師接手後,再從頭教起,一堂課進一個招式,慢慢的修正我們的動作,告訴我們每個動作的原理與作用,有時可感受到上課時他很想把他知道的,領悟到的一股腦兒全告訴我們,但礙於我們領悟有限,總是忍住,慢慢地,一次一點的糾正我們的動作,記得第二段開始的”三個抱”,我們就練了好幾堂課,還有第一段也是,雖然已經打了很久了,老師還是在每堂課仔細的看我們打,調整我們的動作,像”摟膝拗步”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修正,要注意步長步寬、膝蓋要開、尾捛收、胯收、身體正、下巴收、用腰胯轉帶動手….還有攬雀尾的肩前沉手”及”如封似閉”時,身體不能高起來,重心往後坐到後腳(實在太吃力了,完全沒辦法做到位),…諸如此類的在每次上課小羅老師仍會不斷的提醒修正。
這學期上完,進度到雲手,體認最深的就是雲手了,之前聽小羅老師說他第二段打到雲手時就要休息,剛開始還無法體會,以前”左雲右雲”好幾次也都還好,直到老師講解示範下,終於了解要做到正確姿勢:( 尾捛收、胯填、身體正、下巴收、虛實分明..),真的很累很難,大概一,二次就不行了(可能還不標準),且常常做到一項,就無法做到(或忘了)另一項,但是就如每位老師所說的,想要進步沒有”撇步”,真的除了練習還是練習,但是要做到這點真的需要很大的恆心與毅力了,因為個人認為練拳真的是很枯燥很辛苦,沒有一點恆心與毅力很快就會停下來,還好在社大遇到好的老師及拳友們的相伴,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上了三年的課,姑且不論是否有達到當初參加此課程的目的”強身健體”,但卻感覺到有一點一點的在進步;雖然還無法達到老師的要求,但老師講的也愈來愈能吸收與體會;雖然平日練習得並不勤快,但卻已經漸漸地把它當作一種習慣。
現在經過房間的穿衣鏡前時,偶而會不自覺的對著鏡子做個定式,耳邊就會響起上課時老師叮嚀“步長、步寬、尾捛收、下巴收、身體正、胯要填、腰放鬆、重心要對….”然後就左看右看,換個方向看(鏡子不夠大),看做得對不對,一下子就雙腿發酸,”汗”流滿面,常常引來兒子的側目,但不管怎麼樣三年過去了,雖然很上課時很累很辛若,但就如小羅教師說的”練完拳身體很空虛,但是很舒服”(好玄的說法,但我能體會),所以希望還有下一個三年,下下個三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