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課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人在找太極拳的課程,許多都是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配合而打了退堂鼓,我一直希望我們這個組織可以做到配合這些忙碌的人。最近上課的內容又循環到樁步的訓練,每次上樁步的訓練總是有些不忍心,同學們因為從來沒有接受這樣的訓練,所以肌肉酸痛、發抖及鐵腿,可是現在我就很感謝以前陳老師對我的訓練,如果當時沒有這些老師的嚴格訓練,我不會知道這些東西對太極拳有多重要,一樣是站樁我可以邊站邊說話,起來後氣定神閑,同學就有困難,這就是訓練強度的差別,上次有同學練了15個摟膝拗步差點吐出來之後,現在他們反而知道這才是最重要的。
有時候讓同學練習揉跨的動作,可以發現要坐在跟上其實不容易,尤其是一個移動的狀態,移動重心時是否沉著就是一個很困難表現的態勢,一般移到一邊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頂勁,有了頂勁身子就會竄高,揉起跨來就會忽高忽低,那就有點麻煩了,一般人練習可以從最容易被忽略的左右攀足(熱身)動作開始,先練基本的肌力及肌耐力開始,緩緩平移之時一樣要求虛靈頂勁,鬆腰疊跨這樣子 下來就可以注意到忽高忽低的症頭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