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份自小的憧憬,加上到了這個年紀的一個緣分吧...


我也是從小跟著老爸看武俠片長大的那個世代,小時候只要能跟著爸爸去看場電影,那真是種莫大的幸福,父親也愛看功夫片,據他說祖父當年在鄉閭之間也是練武的一把好手,可惜無緣親炙,父親是祖父的么子,父親出生時祖父已四十多歲,而祖父五十多歲時就輕微中風,所以父親也沒能傳承到祖父的功夫。而我呢,從小雖然動作還算靈活,打球、騎車、到處跑都沒問題,然而看起來就是身子骨瘦弱,長得又斯文,實在不像練武的料。但總還懷著那麼ㄧ點武俠夢,夢想有朝一日或許可能成為功夫高手(而且是深藏不露的喔)。

可是...好像一直也沒機會去學,我們那個年代從小學6年級一直到高三,課餘時補習時間都不夠了,還想學人家練武?而且可能也是身子骨讓家人覺得" 沒信心",也沒聽說哪裡在教,當然中學的體育課也有上ㄧ點"國術"、高中軍訓有教一點點"莒拳",大學時有一學期的體育課教"八段錦",也練得很有興趣,甚至到期末要考那科前一晚還有兩三位同學來找我"補習"教他們拳哩,不過,也就這樣了...

研究所畢業後服役、退伍、上班、結婚,持續上班、換工作、上班...就是很平凡又勞碌的上班族...

某年某月開始突然發現住家旁的國中、在晚上成了ㄧ所"社區大學",課程還蠻多元的,學費也還算便宜,最主要實在是很近,而且覺得人近中年,好像該學點什麼當成第二專長也好、當成正當嗜好也好...

剛開始我是去上網頁製作還有英語課這類跟生活或工作比較直接有關的實用的課,後來某年因那年不曉得幹嘛,大病幸好沒有、但感冒、頭痛、拉肚子等小病一直不斷,雖然那ㄧ期有中醫養生課程,試聽了兩次,老師很認真也講得很好、很有學問,可是我個人時間上無法配合,後來又到下一期看到"傳統楊氏太極拳","太極拳"之名我是景仰已久,但坊間流派如此多,甚至公園裡免費就可以學了,還特地來這兒花時間花錢學,好像也有點怪...再看老師的名字,也不知是何許人也...總之,後來真得不記得為什麼(應該最主要是看在"太極拳"、"傳統"、離家近的份上)了,反正就是報了名、也來上課了、也當過班代、印過海報、期末展表演...到進階班繼續練...就這樣也六年多了...

回想當時,剛開始的太極拳班是在該國中的一間普通的教室裡,把桌椅搬開,大概十來個人就學起來啦,邱老師功夫是不錯啦、也比現在年輕、健康,但教拳也是算剛開始,就照他師門那一套搬來教,第ㄧ學期我印象只有蹲馬步、揉胯的記憶,好像套拳完全沒教、還是只示範一點動作? 之後暑假還有一個特早班,利用大家上班前的時間(早上五點半到六點半吧?),在育賢國中體育館前的籃球場練拳,那是老師自己開的班,我印象就是光單練一個前後揉胯就練了整整半小時,其他單式也大致如此。好像一年後才開始教套拳,不過這時從基本功練起的學生基本上也走得差不多了(後來教法也有一些調整),惟當時就有感覺某個單式有特單練過後,當套拳打到那個式子時會比較有感覺,也比較有自信。

老師開始教套拳時會講解式子的意義與用法而且真的示範,印象蠻深的ㄧ次是老師示範"按"而且沾著相隨,我就被老師按著ㄧ直倒退,自己想用力停都停不下來,我記得幾位比較資深的同學也都有類似經驗。這才真的相信太極拳真的是有很多東西。(不過這招我到現在也還做不到...) 之後也當過多次拳靶,雖然我知道老師看我比較瘦,所以示範時已手下留了很多分 (懸絲"漢草"比較好,老師示範時比較能多施展幾分),但已能認識到太極拳真的是一門武術、而且老師教的真的是一門正功正法的太極拳武術。

我自認在這方面資質魯鈍,加上又不是"苦練型"的,所以很抱歉,不是不願意分享心得,是很多東西我自己還不確定正確否、或是還做不到,例如除了手掌會有點漲麻、練基本功時有時會從頸部熱到臉上以外,我也幾乎沒有什麼"氣感",胯也還不開、腳踝還不鬆、重心還未能真的沉到腳跟、下巴常忘了收、聽勁不靈、轉腰化勁也還作不好、合勁發不出...真是"罄竹難書"啊... 所以不是不敢講、就是講不出來...

我的感覺是,大概到開始習練發勁,就會開始覺得練拳有趣,而且也更能反思己身的缺點及基本功不足之處...

至於習練太極拳的好處前篇已有提到個人的ㄧ點體驗,對個人免疫力、以及心肺功能有所助益...

可是...總還是有那麼ㄧ點憧憬能在武術方面練出一點東西...

當然也有很多運動是很好的,像游泳、騎單車、打球...等,但都有一個先決條件--一定得要有那種場所或場地、打球還得有人當對手。而太極拳呢,完全不受場地限制--地方很小,就練基本功,大一點的地方,就練連式或盤架子,再大一點的地方,就可以打套拳,再大一點的場地,還可以練劍;一個人也能練,有拳伴、或一群同門一起練,更好;也不限年紀,從四歲到八十四歲都可以,加上除了健身,還可以防身;非常適合如前述當成第二專長也好、當成一輩子的正當嗜好也好...。

此外,因著這個練拳的緣也結識了一些好朋友,我覺得這是人生很幸運的事... 也謝謝老師的教導。

還有最要感謝的是內人及孩子們對我的支持與包容,平常因工作忙碌,和家人相聚、相談的時間本已不多,但他們還是非常支持我去習練太極拳,我很心疼也很感激,真的...

"緣"-意思是在這個時間和空間正好可以相遇,"分"-則是相遇後可以繼續下去的條件,

所以緣分 緣分,有緣也要有分,練拳也是吧...這許多年來看了不下百位來來去去...緣聚...緣散...

希望~緣起不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