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仙派修煉法

 隱仙派內丹理論   洪碩峰先生講授 隱仙居士整理 
                                                                                                           台灣仙道學術資訊網  
何謂氣
   人體充滿著氣,氣在人在,氣亡人亡。人利用呼吸器官,吸收虛空中之空氣,其成份氧約占1/5,氮約占4/5,另含微量氮、氖、氫、二氧化碳等稀有氣體及 水蒸汽、微生物、塵埃等。人體靠一呼一吸,吸入新鮮空氣,呼出穢濁之廢氣。正常人每分鐘呼吸約12─18次。每次換氣150─250cc左右,人體須維持 若干量之新鮮空氣,以維持生命。

氣的種類
  后天氣︰又分為(1)外呼吸,又稱口鼻呼吸。(2)內呼吸,又稱細胞呼吸之氣
   先天氣:又分為(1)后天中的先天氣︰乃氣功所練出的熱氣團,于人體內,可以意念控制之內氣,為修練氣功的主要目的,可以應用在療疾治病,並通于武術、 技擊。(2)先天氣:乃于靜定中所練出之含有靈覺之電磁波、微粒子、此氣由虛空來,為仙家所特重。(3)先天中之先天氣︰即『有物混成先天地始』之物,乃 先天靈陽,為萬物之始。

何謂氣功?
  以人體為工廠,以空氣為材料,加上意念、呼吸動作之配合而產生之功或能量,稱之為氣功,其 構成之條件為︰精(動作)+氣(呼吸)+神(意念),即三合一人之精氣神三寶一同鍛鍊。氣功之修練及運用以上三合一工法,將氣加以施工改造,以供人體應 用。氣功可就后天氣練成后天中之先天氣,即熱氣團,用以間情自身,療傷治病,並可運出自身為他人治病療傷,即外氣也。

隱仙派氣功特點︰
  一般氣功修練事先練點(穴位),再練線(經絡),最後才練面(全身),
   效果緩慢而不顯著,需經無數時日始能打通奇經八脈。隱仙派築基,所采行之氣功練法,乃先練面,再練點,最後練線,很快即可打通奇經八脈。因為先練面,即 全面充氣,充氣后,聚于重要穴位,穴位與穴位之間連通,即達經絡開發。全身充氣法下手,步驟是由下焦、中焦而上焦,達到全身無處不是生機勃勃,氣機激蕩。

氣功之益處︰
   運用隱仙派氣功功法,三個月內勤練習,可以練出內氣,即熱氣團,可用于治療己身器官慢性功能失調之疾病,如過敏、五臟六腑之新陳代謝不良、或生殖功能不 濟等病症,六個月左右,可以將內氣運出體外,用以治療他人較簡易之病症,又稱為外氣療他。除了治病,更可強身,使全身器官或組織功能增強,幾可增加數倍之 體力,更可配合靜功,煉丹得小藥(或稱築基)

呼吸之種類︰
  1. 自然式呼吸︰即人生而具有之本能式呼吸,完全不加任何意念之呼吸。
  2. 控制式呼吸︰即以意念控制之呼吸,又可分為︰
  (1)腹式呼吸︰包括吸飽、吐盡閉氣式呼吸。
  (2)胸式呼吸︰包括吸飽、吐盡閉氣式呼吸。
呼吸之原則︰
  1. 隨時保持松、靜、自然、圓、軟,只要醒著都要練。
  2. 呼吸要緩慢、均勻而細長,吸時要把握松、飽之原則,吐時要靜、要盡,在自然而均勻之下完成一呼一吸。
  釋上、中、下焦︰
  上焦者,指由天突及二肩穴至橫膈膜部份之胸腔。
  中焦者,指由橫膈膜至肚臍部份之上腹部。
  下焦者,指由肚臍至恥骨部份之下腹部。以上三部份,為氣功修練之分期實施之分界區。
  釋觀照︰
  觀照,顧名思義乃用眼睛看,以眼光照之,隱仙派氣功特重觀照,實際作法乃閉眼緩慢,確實的觀看全身內面,初步可達神不外馳,身心恍惚之功,所謂『神不外馳氣自定』,進而可達到以神御氣之玄妙功法。

隱仙派靜坐入門 洪碩峰
一、話在前頭
   西江月兄在他的隱仙派丹訣指要交稿后,再三囑咐要我代他寫一篇靜坐入門,以供讀者研讀本書后下手參考,考慮再三再四,幾無從下手。蓋這類入門書籍,坊間 書局多如汗牛何用多費文墨,況古人且有述而不作之誡,畫蛇可矣﹗何必添足?日前西江月兄「變本加厲」來函催促要我「不必天譴」「和盤托出」,無已只好胡亂 塗鴉算是對西江月兄的「分工合作默契」作為一點交代。但請讀者鑒諒者,因本文既是入門,所以總會覺得哆蘇點。「和盤托出」是沒有問題,但盤內是否有美食, 合不合胃口則無論矣﹗又作本篇時身邊幾無可供參考之書本,僅憑二十年來綜合老師傳授,讀經心悟,力行與授課心得想到那裡,寫到那裡。盤中縱有美食而忘了放 鹽、放醋之處難免。況本人現仍研習中、論學識、能力均尚有缺欠,讀者讀本篇時只宜當作參考,若擬追尋高玄理論及最上乘功夫口訣,則務請精熟指要全篇與乎其 它正統丹經矣﹗

二、靜坐之定義
  靜坐,是儒家的名詞,泛指心平氣和、靜定安坐的狀態。道家則稱做打坐,打是「打掃心上地」,坐 是「坐出性中天」。儒家要人「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皆中節」。「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道家叫人「心息相依,抱一守中」若乎釋家之坐禪,則參話類,止觀 也。因三家的目標不同,下手方法殊異。有人認為靜坐、打坐、禪坐是名不同而意相同,我想內行人是不會這么說的。道家講究「凝神調息,性命雙修」。儒釋單求 「凝神」,少了「調息」,「只修祖性不修丹」也。本篇使用靜坐名詞,是便于讀者望文生義,減免宗教味道與疑慮。

三、如何靜坐
   靜坐是一件很容易,很輕鬆自然的「休息行為」,所謂「道法」自然也。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毫無拘束嚴肅的心情。只要記著四點基本原則馬上可以學會。不要誤 中偽師道販邪說歪理,故意危言聳聽,製造「走火入魔」恐怖的名家。恐嚇他人,讀者只要不心存幻想,不魯莽蠻干,絕對不會出大差錯的。既使出點小差錯也無妨 ﹗

 第一步︰身體不要動。(氣機發動后,由內而外之震動不算),神不外馳也。
 第二步︰念頭不要動。(氣機發動后,氣動神知,氣行神隨不算),專氣致柔也。
  第三步︰把「我」忘掉。即神氣相忘也。「我相」包括肉體與知覺。無我,當然就沒有對立的「你」,及旁立的「他」。無我、無你、無他,當然此時也沒有什麼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樹木。萬裡無雲間,只存清空一片,什麼過去,現下、未來,身內身外統統沒有了。那時身內就是身外,我就是你,你就是他,他就是 我,時間、空間也都桓定與凝結了。丹經說︰「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又說「物我兩忘,心同太虛」就是這種心態。

第四步︰「元和內運」,當 無思無慮混混沌沌的狀態維持一段時間以後,常常會覺得有一種異樣的感覺來,于是開始稍有知覺了,同時呼吸也開始了,乃經上說︰這種異樣的感覺叫做「瓊鐘一 扣」,開始呼吸叫做「玉洞及開」。只是此種知覺要叫做「元神」。元神會感知眼前的金光閃電,感知周身的雲霧煙蒙,感知呼吸不在口鼻而在皮膚,吸入呼出。一 不小心,陰可會覺得有熱氣團流蕩,流向生殖器,舒舒服服,「欣快」莫名,然后陽具高舉,然后河自然通,車自然行。丹經上說︰「恍惚之中尋有像,杳冥之內覓 真精」此陽具高舉,術語叫做「活子時」。上半截詩叫做「真空妙有」。當然這是指低層次功夫而言,入是高層次的意義則又不同了,讀者千萬不要誤會。

  至於如何使身體不要動,如何使念頭不要動,如何把我相忘掉,如何把元和內運,其中詳情細節一言難盡,讀者請參閱書末莊子心齋集釋及把本書熟讀,即可融會貫通,不另贅言。

四、靜坐前的身心準備
   預備動作,術語叫做「熱身」,外國人名為「Stretch-up」,譯為延伸或延展的意思。是說把筋肉活動活動或拉長的意思。根據我個人的認知。完整且 健康的人除具備肉體的健全外,還需有一副維護正常功能的神智。靜坐既是一種訓練,則熱身宜乎包含肉體熱身與精神熱身。至於其實效,讀者試試看就知道,所謂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不賣瓜,但征之丹經,或時下「一般老師」,往往忽略或不予重視,良感惜憾!

  A.肉體熱身
  1. 做幾趟全身性柔軟體操,或八段錦。或十二段錦,使全身筋肉延展,使筋骨柔粘靈活。
  2. 按摩全身,輕拍軀體,尤其下肢。幫助血液循環活暢,以免因久坐致血氣滯留下肢,而產生麻痺。
  3. 呼吸訓練
  a. 原則︰先呼后吸,深長細緩,呼吸等長。
  b. 形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肛門呼吸。
  B.精神熱身
  1.
自我暗示,例如︰「雜念如浮雲,如飛煙,馬上都要消逝」。「肉體是虛幻的,有生有死,那么我那可憐流浪生死的靈魂在那裡呢?」
  2. 背誦心齋口訣,或二十四首丹訣串述詩,最好還能悟入。
  3.回光返照,內視整體,由下往上,再由上而下。反覆緩慢觀照幾趟,最好還能配上呼吸。

五、靜坐的姿態
   「靜坐」廣泛的說還應包括靜立、靜臥,甚至隨便坐。二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姿態于靜坐過程中,幾乎根本不影響結果,只要能讓自己的身心松靜自然,舒適安詳 就是最好的姿式,勉強作做,徒然擾亂情緒,勞累肉體而已。古人說︰「天若泰然,百體從命」就是告訴讀者如何輕鬆愉快來靜坐,不是叫人開始就要「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當起苦行者也。

  如果勉強要我寫些原則,那我就背幾句太極拳的術語來搪塞了,其詞曰虛靈頂勁,含胸拔背,尾閭中正,垂肩墜 肘,舌抵上顎…。」不過初學人剛下手,心未靜,息未調,津未生,舌以不抵或抵下顎為佳。否則易因口干舌燥而發生干咳。若津已生則一面隨生隨吞,此時起就該 抵上顎了。另外雙手的處置,以我的經驗,以雙手輕輕合握(兩勞宮穴吻合也),或左右五指指尖輕輕接觸,然后放置於臍下或腦頂處(睡姿)為佳。(仙道學術著 重實證,如依法試之,且稍稍凝神手掌心或手指接觸點,幾分鐘內馬上可感覺手掌心熱起來或手指間有風生或靜電磁場的感覺。(至於其它形式,由於回應不如上述 二者好,不便介紹給讀者。

六、性命雙修的理論

  「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因為性命二者不可分離,所以要雙 修。性是神是心,命是氣是息。因此心息相依,神氣合一就是性命雙修。何以要雙修呢?如果我們用錢子來比喻可能比較容易了解。概鏡本有光,因塵埋而光滅;光 不離鏡,因鏡破而光消,鏡之光明譬如「性」,鏡之質體譬如「命」,所以要「性命雙修」。隱仙派修煉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